全球名企网立足企业资讯传播,解读企业政策,传递企业相关经济资讯,交流最新商业信息!为所有中国企业服务的专业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 > “补卡诈骗”频现 三大电信运营商齐中招

“补卡诈骗”频现 三大电信运营商齐中招

来源:全球名企网作者:卢子班更新时间:2020-09-16 02:04:33阅读:

本篇文章2500字,读完约6分钟

最近,手机诈骗的曝光率不断上升。

首先,在4月底,一些媒体报道称,调查显示,超过40%的欺诈短信来自第170段,工业和信息化部已要求虚拟运营商在一个月内完成电话号码的实名注册信息。随后在5月初,空的妹妹张馨声称被“换卡截码”骗了,犯罪嫌疑人拿了张馨的临时身份证补发了电话卡,造成了15万元的损失。一块石头激起了成千上万的波浪,媒体一个接一个地揭露了许多类似的案例。

“补卡诈骗”频现 三大电信运营商齐中招

据《国家商报》记者报道,一家国内主流电信运营商将因换卡欺诈案而坐在被告席上,此案将于今日(5月20日)在上海开庭审理。此外,到目前为止,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报价:600050,BUY)都有相关案件处于诉讼阶段,包括空杰在内的两名受害者也在准备对中国电信提起诉讼。关于被追究责任的情况和诉讼进展,记者向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发出了采访信,但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

“补卡诈骗”频现 三大电信运营商齐中招

值得注意的是,在换卡欺诈中,电信运营商作为验证换卡人身份的“第一道防线”,成为用户问责的第一目标。对此,闻仲律师事务所互联网法律部执行董事王薇薇认为,无论是临时身份证、伪造身份证还是真实身份证,经营者如不履行核查义务,应承担重大民事责任。然而,在一两年的诉讼中,受害者要捍卫自己的权利并不容易。

“补卡诈骗”频现 三大电信运营商齐中招

运营商的卡更换环节经常出现疏漏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中国手机普及率已经达到95.5%,可以用一个人来形容。

与此同时,手机sim卡越来越多地承载着用户的资金消费功能。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用手机消费和管理资金已经成为常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不用卡消费。手机验证码已经成为消费和转移过程中的重要识别工具。

“补卡诈骗”频现 三大电信运营商齐中招

犯罪分子也看到了无卡支付浪潮与手机卡安全薄弱之间的“きだよ 0 ”,并逐渐将欺诈目标从用户通信费转向用户银行存款甚至便捷信贷。据《国家商报》记者调查,犯罪分子从第三方支付平台或受害者银行卡转移资金,甚至有些犯罪分子以用户身份通过手机申请多张银行卡的现金垫款,都是“成功案例”。

“补卡诈骗”频现 三大电信运营商齐中招

事实上,自2011年以来,运营商在卡更换方面经常出现疏漏。但是今天,随着手机实名制的逐步实施,这种情况似乎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

受害人王告诉记者,在更换手机号码后,犯罪嫌疑人提前办理了两家银行的现金贷款业务,由于王及时冻结了储蓄卡,总计近40万元被转移到另一张储蓄卡上,最终损失控制在7万元左右。

一名仍处于诉讼阶段的换卡诈骗案受害者甚至告诉记者,根据他获得的营业厅监控录像,犯罪分子甚至没有使用假证件,只是通过“搭讪”完成了换卡。然而,这一点尚未得到相关运营商的确认和回应。

受害者只得到“电话费损失”的赔偿

对于用户来说,在遭遇换卡欺诈后,他们的财产损失往往很难得到赔偿。记者获得的两份判决书显示,诉讼周期长达两年,诉讼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其中,2011年底,马因为登录了一个钓鱼网站而泄露了信息。几天后,他了解到犯罪分子利用他的假身份证办理手机换卡业务,并利用手机银行转账马的数万存款。随后,马对涉及的电信运营商和银行提起诉讼。

经过二审,法院最终认定,马未按约定登录网站,并认定为欺诈性网络钓鱼网站,承担主要责任;中国电信安分公司在更换马手机卡的过程中,未能认真核对补充方的身份,应承担次要责任,其责任比例依法为30%。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信市分公司在上诉中称,马有许多疑点,甚至可能是有预谋的,并以此进行反驳,但未获法院支持。

虽然是"被经营者殴打",但据记者调查,马的收入一直比较好。

据《国家商报》记者获得的另一个案件判决,2013年底,犯罪嫌疑人在成功补上“熊”的名片后,迅速通过熊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转移了资金。随后,熊起诉中国移动广西有限公司柳州分公司

经过两次审理,二审法院认为,中国移动柳州分公司“未能重视审计义务”,未能在其能力范围内精心控制风险,在本案中对补发手机卡的行为负有过错,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用户相应损失。

但是什么是“相应的损失”?对此,熊一案的被告律师告诉《国家商报》记者,根据电信合同,应由被告承担电话费的损失。

此外,上述律师认为,“中国移动只是一个工具,人们利用工具犯罪,我们认为不应由工具来承担”。

效率和安全哪个更重要?

在调查中,《国家商报》记者发现,更换手机sim卡是“换卡截码”诈骗案的第一个关键环节。受害者空的姐姐Viann在她的微博上写道:“如果中国电信非法使用我的假临时身份证给骗子补办我的手机卡,不会给我造成一系列的损失。”

“补卡诈骗”频现 三大电信运营商齐中招

在换卡欺诈中,当事人的谨慎操作和隐私、操作人员的换卡审计和银行的安全检查都是重要的安全防线。然而,在用户不主动披露隐私的情况下,运营商的审计无疑成为了“第一道防线”。因此,受害者往往将电信运营商视为追究责任的第一目标。

“补卡诈骗”频现 三大电信运营商齐中招

关于经营者是否有责任的问题,熊一案的被告律师告诉《国家商报》记者,工信部《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条例》第七条规定,临时居民身份证可以用于个人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的登记。犯罪嫌疑人看起来和临时身份证上的照片非常相似,罪犯认定那是他当时的照片。如果电信运营商不提供替换卡,则违反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上述要求。

“补卡诈骗”频现 三大电信运营商齐中招

上述律师进一步指出,事实上,经营者使用临时身份证办理业务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但不可能核实临时身份证的真实性,犯罪分子利用了这个空.一位参与过类似诉讼的律师也告诉记者,“如果经营者放弃效率而追求事实认定,他们作为企业就无法做到,社会成本也相当高。”

“补卡诈骗”频现 三大电信运营商齐中招

但原告熊的律师告诉《国家商报》记者,换卡和换新卡是一样的。不管经营者的承诺或法律规定如何,它都需要实名制。因此,识别身份证的真伪是经营者的职责。没有设备帮助辨别真假难道不是操作者的责任吗?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手机用户的增量市场已经枯竭,现有用户的网间竞争已经成为当前运营商的头号任务,运营商的用户体验和业务效率无疑是吸引客户的重要因素。

4月18日,中国联通发布了利润预警。据估计,今年第一季度归属于股东的利润约为4.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85%。一些分析师认为,第一季度销售费用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联通赢得客户的成本较高,而今年运营商的市场竞争可能会非常激烈。

标题:“补卡诈骗”频现 三大电信运营商齐中招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15677.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