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名企网立足企业资讯传播,解读企业政策,传递企业相关经济资讯,交流最新商业信息!为所有中国企业服务的专业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 > 合肥土地市场“高烧” 二线城市频传调控信号

合肥土地市场“高烧” 二线城市频传调控信号

来源:全球名企网作者:卢子班更新时间:2020-09-17 08:08:27阅读:

本篇文章1611字,读完约4分钟

就在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火爆难降,限购限贷的谣言四起之际,合肥昨日下午迎来了一场高调的土地拍卖,13块土地中的12块成功售出。那一天,“黄金”是96.33亿元。十块地的保险费率超过200%,其中三块的保险费率超过300%,平均保险费率高达246%。

合肥土地市场“高烧” 二线城市频传调控信号

纵观全国,在政策敏感期,调控预期无处不在,人气较高的二线城市仍频频造房:5月27日下午,信达地产(报价为600,657,BUY)以123亿元的总价中标杭州滨江区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商住项目,创造了今年全国总价的业主。随着苏州、南京、合肥、杭州等受欢迎的二线城市房价和地价持续疯狂飙升,地方调控政策频频出台,这似乎表明一些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不排除进入“调整期”。

合肥土地市场“高烧” 二线城市频传调控信号

孤立招标难以防止地价“高烧”

昨天,合肥的土地拍卖在开拍前很久就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不仅是因为此次拍卖的土地位置好、住宅用地量大,也是因为合肥首次实施了7个场地13块地块同时招标的新规定。记者了解到,合肥的土地拍卖安排在合肥市委党校教学楼的七间教室,同时分两批进行,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合肥土地市场“高烧” 二线城市频传调控信号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合肥严格控制的土地拍卖场地堪比高考,七间教室同时竞拍,不仅严格控制了每个参与的房地产企业的入场人数,而且有完善的监控设备,甚至当场屏蔽了手机等网络信号。

当地业内人士表示,这一安排是为了几块地块同时拍卖,地块不会因为场地问题而推迟入市,市场供应不足;第二,“孤立招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王”的出现。由于教室无法了解其他地块的招标情况,开发商在招标时会更加谨慎。

合肥土地市场“高烧” 二线城市频传调控信号

然而,各种严格的控制措施未能阻止“土地国王”的诞生。昨天,合肥市12个地块共征收土地出让金96.33亿元,平均地价为246%,部分地块的地价超过300%。其中,厦门建发以350%的升水率和18750元/平方米的底价刷新了合肥市包河区的单价“王迪”。在这13个地块中,只有巢湖的一个地块因缺乏竞标者而被拍卖,另一个商业地块的溢价低于100%。最受欢迎的包河区所有地块的地价都超过了200%。

合肥土地市场“高烧” 二线城市频传调控信号

二线城市经常传递政策信号

5月27日下午,杭州滨江区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商住地块被信达地产以123.18亿元的总价和21575.78元/平方米的底价,96%的溢价中标,成为2016年全国总价之王。这也是杭州历史上第一块总价超过100亿元的土地。

在苏州,即使出台了土地限价令,也无法抑制高地价地块的出现。5月23日,限价单出台后,苏州率先出手,两块限价地块均因开发商报价超过最高价而终止拍卖;5月24日售出的11块土地全部售出,其中7块土地的溢价超过100%。

随着年初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飙升,二线城市也迎来了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双重狂热。鉴于土地价格过热,苏州发布了土地价格限制令,南京立即效仿。合肥市房地产管理局局长王聚喜最近也表示:“如果房价继续上涨,今后也不排除采取更严格的调控措施,比如重启限购和贷款。”就在上周末,有传言称,合肥九个地区限购政策草案已经起草完毕,将很快实施。尽管这一消息尚未得到证实,但自5月17日以来,合肥楼市收紧调控的信号不断释放。

合肥土地市场“高烧” 二线城市频传调控信号

根据上海链家地产的统计,从今年前四个月华东几个二线城市的商品房去工业化来看,几乎所有城市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从去化学周期来看,合肥目前有一个销售热,去化学周期只有两个月,市场上的库存很少;南京和苏州目前的库存只够2.6个月和3.6个月。

合肥土地市场“高烧” 二线城市频传调控信号

上海连锁市场研究部主任卢启林表示,房地产市场的“去库存化”现象严重。三、四线城市的库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一线城市和华东、华南等一些受欢迎的二线城市的需求供不应求,导致房地产市场和本地城市出现高烧。从合肥目前的房价来看,与华东其他二线城市相比,还是相对较低的,这其中也有一个“补偿性增长”的因素。然而,如果它继续大幅上升,以政策为导向的降温将迫在眉睫。地方政策在热门城市的频繁传播表明,一些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不排除一个调整期。

标题:合肥土地市场“高烧” 二线城市频传调控信号

地址:http://www.iqulvyou.com/mqhy/16383.html

免责声明:全球名企网是集资讯和商务为一体的食品行业实用型资讯媒体,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全球名企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